前几天被一个慈溪朋友安利了鸣鹤古镇,高墙深院、曲弄幽巷、青石板、马头墙……
有人说,乌镇去过了,其他古镇都没意思了。确实,前者名声在外,而鸣鹤据说只有慈溪人才知道。一到周末,全慈溪人都跑去了那里。
鸣鹤,又称鸣鹤场,作为慈溪市目前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鸣鹤就像母慈子孝的慈溪人一样从不张扬,绵密悠长。
今天我就要向全世界安利慈溪鸣鹤,安利这里的古建和美食。鸣鹤这座宝藏古镇,应该被更多人知道。
民以食为天,这是《史记》里说的,也是我的座右铭。
鸣鹤是慈溪传统小吃集结地
年糕饺、老鼠糖球、藕丝糖……都好好吃呀。每来到一个古镇,第一件事就是飞奔去古街。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里有年糕饺、老鼠糖球、藕丝糖、豆酥糖、青麻糍、油墩子……
不大的古镇,汇聚了慈溪所有传统小吃。
美食不管藏在哪里,藏得有多深,能量巨大的吃货们总能把它们都找出来。
更何况,鸣鹤的美食遍布街头巷尾。但凡是开放的古宅,每一栋里面都有卖吃的。
条条大璐通鸣鹤,但有的人出生在鸣鹤。这趟鸣鹤古镇吃喝玩乐之行,让我对鸣鹤人和对慈溪人的羡慕嫉妒+1,不,是标上N次方。
和我一起来看看鸣鹤值得吃的小吃有哪些?
鸣鹤地道温馨的美味
手工年糕-本地美食界的杠把子
父母辈都是吃年糕长大的。以前的慈溪家庭,要在新年之前做上百斤年糕,储藏在冻水里,可以从腊月一直吃到来年。
慈溪人喜欢吃年糕,都把年糕做出五颜六色来了,口味有*豆、紫薯……
年糕的制作工艺不复杂,但慈溪年糕有一点不同于其他的地方,就是多了一道将大米水磨成粉的工序,所以也叫做:水磨年糕。
老街上的年糕店里,水磨好的糯米粉,直接放在蒸笼里整,热气弥漫在屋内外。
年糕这货简直太得人心,各种吃法都对准它,年糕饺、炒年糕、汤年糕、年糕片……
年糕饺-最不可缺的老底子味道
随便找一个慈溪人,你问她:吃过年糕饺吗?她要是说没吃过,或者说不好吃,那他一定是假的慈溪人。
聚源号
年糕饺:其实不是真的饺子,而是把年糕揉成了饺子的形状,里面各种馅料随意搭配,现包现吃,热咯,咪道交关好。
梅干菜、荠菜、咸菜肉丝……真的是想吃什么就包什么,如果店里没有的馅料,自己带来也能包。
啊,糯米那个香味,咸菜又咸又鲜,现在想起来都还流口水。
路过的都想要买一个尝一尝,也有人专门赶来,一买就是几十个。
炒年糕片-炒货中的王者
美丽中国纪录片
又叫炒年糕干,与那种“放炮”出来的爆米花年糕片不同,它完全是像糖炒栗子一样用粗盐翻炒出来的。
所用的年糕干,先是用新鲜年糕切片,然后在阴凉处自然风干,不能暴晒,不然会裂。
年糕切片一定要薄,越薄炒出来的年糕片越脆,甚至可以做到入口即化。
偶尔吃到一块这种粘着很多盐的,虽然很咸,但觉得很好吃。
就好像吃到“鲜下饭”一样会开胃,接下来能吃更多。
炒年糕-最自然的味道
不像宁波的炒年糕,喜欢用螃蟹增味,鸣鹤的年糕,只需一小把野菜“草梓”,就能炒出世间最好吃的年糕来。
这种像三叶草,被称为草梓的东西,真正的叫法是:苜蓿。很香很香,放越多越好。
除了用草梓,还可以用荠菜,也就是“花里菜”,也是一种野菜。慈溪人吃野菜的本事和温州人有的一拼。
汤年糕-咸菜肉丝解味
在没有荠菜和草梓的季节里,炒年糕就被汤年糕抢去了风头。
乍一看,还以为只有汤没有年糕。鸣鹤的汤年糕,碗大,水深,咸菜足,肉丝多,当然年糕,也是够饱的。
好吃的汤年糕到处有,每一家馆子都不赖。咸菜肉丝又酸又咸又鲜,简直好吃到飞起。
我喜欢一个手用筷子夹着年糕+咸菜+肉丝,另一个手拿调羹盛点汤,一口年糕一口汤,停不下来。
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年糕吃下去,整个人都好得不能再好了。
老鼠糖球-当地独有的名小吃
也叫水糖球,老底子就有,但却是近几年开始火起来的,早前的生意并不好。
老鼠糖球的制作比较麻烦,尤其是拉糖环节,功夫全在一双手上。之前都是在后院制作好拿到前面来卖,现在为了配合旅游的需要,很多店家会在店门口当场演示,成为一道风景。
看师傅一顿噼里啪啦的操作之后,一个个形似老鼠、可爱的糖球就躺在了案板上。
外表金*的糖球,里面一般包豆沙馅,一口下去,半个没了。
嘴巴里的感觉很奇妙,有点黏黏的,但不像藕丝糖会粘牙,它不粘牙,又香又甜,多吃几个也不腻。
藕丝糖-娇滴滴的时令美食
藕丝糖里面有排列的像莲藕的小坑,又因为粘粘的,吃起来会拉丝,所以叫藕丝糖。
以前制作制作藕丝糖讲究时令,其实就是温度控制很重要,这一点倒有点像做冻米糖,太冷或太热都不行。
外表皮包裹着慢慢的芝麻,为了保证口感的脆,这些芝麻都是去壳的。
因为麦芽糖的温度敏感特点,所以藕丝糖显得有点娇滴滴,必须做出来马上吃掉,不然就会变成下面这张图。
藕丝糖要尽快吃,时间放久了,就会变成上面这样。是不是有点搞笑,好像泄了气的气球。对了,老鼠糖球好像也会这样。
鸣鹤的古建是慈溪历史瑰宝
运河桥、金仙寺、国药馆……一个比一个有年代
穿越千年的鸣鹤古镇,必定会留下逾千年的痕迹,这是古镇留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河道古桥-小桥流水人家
鸣鹤精美绝伦的古建
每一座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从空中看,密密麻麻的古宅就像包饺子一样挤在密密麻麻的青灰色屋顶中间。
欣赏一个古镇的建筑历史,一定是从寺庙开始的。寺庙的历史,往往比古镇本身还要久远。
金仙禅寺-鸣鹤古建头把交椅
千年古刹金仙禅寺,这个建筑群太厉害了,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佛教鼎盛时期,绝对是鸣鹤古建的头把交椅。
信佛之人进寺院看佛,普通人就感受一下意境也是好的。
因为金仙禅寺历史太悠久了,免不了经历多次兴废。很长时间,寺庙规模一直不大。直到清光绪年间,炳瑞法师任住持,募资扩建,才有了一点点真正的模样。
寺庙至今已建成6座大殿,东西厢房各1间,并再现了望湖楼、望海亭和七塔等胜迹。
粗粗整理了一番,还有很多遗漏
我想对于鸣鹤最大的尊重
既要看他的历史文化
最重要的还要拉上三五好友
一起来吃吃吃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