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同城零售迎来总决战,王兴马云刘强东三 [复制链接]

1#

看一家北京互联网公司的规模,最简单的方式是看办公地点:海淀华清嘉园的居民楼,这是梦开始的地方;拿了两轮融资,行业里能排上号,望京是不二之选;员工数突破一万,就要考虑远郊的西二旗了。

年的美团,此时已经提前来到了第二个阶段。

望京,北京唯一一块不辨东西的风水地。美团刚搬来时,旁边挨着摩托罗拉和爱立信,后来,又来了锤子科技。

美团似乎吸走了他们的全部灵气——五年过去,王兴已经开始跟马云叫板,而邻居们早已不见踪影。

年,美团刚从千团大战中活了下来,喘息未定。王兴站在望京大楼里向同事们做最后的战争动员:年,将是O2O最后的大决战之年。

此前一年,中国创业者们疯狂烧光了70亿人民币。这场著名的绞肉机战役,在当时固然让所有人心有余悸,但经历过出行大战之后再看,70亿只是一个烧钱时代到来的前兆而已。

年8月,在美团宣布日订单超过万后,日订单被认为只有万单的饿了么宣布要投入至少亿来补贴。

在阿里持续输血后,饿了么终于要和美团拼起了最后的刺刀。

同城零售的市场实在太大了,吃喝玩乐,随意一项单拿出来,都是万亿级市场,没有一个巨头能抵抗这么大的诱惑。因此,即便不知道怎么切入、如何盈利,投资人还是纷纷下注,同城零售成了最烧钱的互联网行业之一。

十年漫漫,美团终于在同城零售中趟出血路。半年来股价翻一倍,连续多个季度盈利,一切都在提醒人们:盈利模式找到了,同城零售未来可期。

今年4月,几乎同一时间,阿里、京东、美团调整组织架构,瞄准同城零售的市场。阿里最新财报显示,同城零售营收占到了核心电商20%以上,增速超过80%。

回过头看,从到店、到家,再到同城零售生态,中国互联网历史上,几乎没有一个赛道能像同城零售一样,持续如此长时间的、反复的拉锯战争。

当年开动员大会的王兴,不会想到年的血腥,只是更大规模战争的开端。一战尽管血腥残酷,但却只是二战压力的提前释放和预演。

遥远的千团大战中被烧光的70亿,只是年同城零售巨头大战的一种提前演习而已。真正的生死大战,发生在当下。

遥远的开端:O2O千团大战

年,北京京广桥附近一家五星酒店。

王兴刚刚关掉饭否,主动和大众点评联合创始人龙伟见了一面。当时大众点评风头正劲,连续拿两轮红杉资本的融资,已经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这让两次创业失败的清华学霸非常郁闷。CopytoChina的时代,大洋彼岸总有机会。美国团购网站Groupon,一年之内获得万用户。王兴打定主意,照搬Groupon。

正如现如今的创业者最怕遭遇BAT正面竞争一样,彼时的王兴最担心的,就是巨头大众点评抢了自己的生意。

“大众点评会不会做团购?”王兴发问。

“没有考虑,”龙伟回答。

得到了否定的答案之后,王兴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不再犹豫:巨头不做,我做。

但王兴还是慢了一步。中国第一家团购网站并不是美团网。年1月,冯小海离开创业六年的汽车公司,低调创办了满座网。

这个源于《滕王阁序》的灵感,后来还被Groupon借了去——它的中文名叫“高朋”。

Groupon是全球第一大团购网站。外企来中国掘金,拉开了互联网烧钱战的序幕。

疯狂涌入的创业者,并未意识到战争的残酷。他们在风险投资的泡沫中觉得惊喜:团购赛道门槛不高。一家媒体算了一笔账:只需要花费块就能建一个团购网站——60块钱买一个域名和空间,30块钱买套团购网站源代码,网站模板费用忽略不计。

而只要千方百计有一些用户信息和订单,就能成功在大望路和中关村的咖啡馆里拿走数百万天使投资。

不到一年,工商备案的团购网站已经超过了家,平均每天成立20家。

后来创业者骗融资还得做好看的PPT,惹得PPT民工成为了不少创业公司的最高薪人员。但在那一年,团购网站老板根本不用讲故事。一位经历过“千团大战”的投资人回忆:只要一听说是团购,人还可以,就愿意把钱放进去。

年6月,此前不考虑团购的大众点评也下场了。年3月,拉手网完成了C轮,估值达到了11亿美元,这距离它成立才不到一年的时间。

原本团购网站以为,平台把线上流量导给线下商户,商家就会付出流量费用。可实际上,PC互联网用户并不多,到店消费前专门打开电脑,团购优惠券的人更少。没人气也就谈不上盈利,中国团购网站很快陷入困境。

年,Groupon成功登陆纳斯达克。拉手网也迅速提交了上市申请跟着喝汤,最终却未能如愿。

拉手上市失败,就像一记闷拳打在了团购行业,看上去力道不足,实则内伤很深。

一年后,全国团购网站从最高峰时期的多家变成了几十家。千团大战由此被拖入了漫漫无期的战争——此后数年,团购在资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之下,进入了消耗战。

从到家到外卖:寻找高频流量入口

美团熬到最后,靠的是会算账。在媒体统计的O2O烧钱榜上,美团甚至都没进入前十。这份榜单后来和某份财富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上榜的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的一定不在榜上。

但年,其实连“决战前夜”都算不上。

回过头看,到店的团购模式很难成为一门独立的生意。团购鼻祖Groupon此后几年市值蒸发90%以上,而另一个知名竞争对手yelp市值也蒸发了80%以上。

吃喝玩乐这么大一块市场,线上化率又低,里面一定有机会。团购老板们一琢磨,既然大家那么懒,出去吃饭连优惠券都不想领,那我干脆不让他出来了。

于是,一份十几二十块的盒饭,成为巨头们争抢的对象。

到家的故事要追溯到更早。同样在望京,年就出现了北京最早的一家外卖呼叫中心。背后的企业不是互联网公司,而是江苏常州一个家族企业——丽华快餐。年,丽华脱胎于老年公寓食堂,后来靠电话订餐起家。

丽华快餐的高管孙浩注意到,在家做饭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在望京试点互联网外卖,一个月就签下了30多个餐厅。可当时电话送餐利润丰厚,传统企业不想allin互联网。丽华几位董事以个人名义出资,让孙浩出来创办了到家美食会。

与此同时,一千多公里之外的上海,两个男生在交大宿舍玩游戏。深夜后两人饥肠辘辘,却叫不来外卖。他们痛骂金拱门直至半夜,突然发现这是个商机。两人一合计,制作了一份传单,还找人开发了外卖系统——这就是饿了么的雏形。

有了这套系统,商家可以上线餐饮,消费者可以点单,中间的履约,张旭豪自己来。一开始靠走路,几百米还行,一两公里就需要一辆电瓶车。

张旭豪是富二代,但创业时不愿意找家里要钱。最终,你、我,同学之间凑齐2块,饿了么买来了第一辆电瓶车。钱来的不容易,张旭豪专门给这辆电瓶车起了一个梵文名字——拉扎斯,意味着“激情和信仰”。

就这样,早期的外卖市场就靠着“激情和信仰”,一点点建立起最初的市场。一个走高端和品质餐饮的路线,一个是学生群体的性价比路线。两家公司井水不犯河水,深耕自己的人群。

年,团购大战的野蛮人,打破了外卖市场的平静。

王兴跑到上海,问眼前小他六岁的张旭豪:需不需要融资?后者不屑一顾:我们刚拿完融资,干嘛要你的钱?红杉投了饿了么2万美元,这也是美团的A轮投资方。显然,此刻在张旭豪眼里,饿了么和美团是平行关系,拿对方钱就等于矮了半头。

投资不成就自己做,当年的美团其实就已经颇有点儿后来阿里做战投的霸气。美团当即推出外卖业务,杀入饿了么未曾覆盖的白领市场。

市场上容不下太多选手。年,王兴接受《财经》杂志专访时,提到“理论”:互联网下半场,细分市场会由多头并进到4家争霸,之后3家,最终形成两家竞争的局面。

这句话直到年都是对的。但仅限于外卖市场。很快,盒马鲜生、社区团购也来了。

爸爸的爱,永远有条件

年是值得纪念的,原因并不是“O2O到了决战时刻”。

而是外卖两大巨头,这一年突然互换了“爸爸”:原本,腾讯投了两轮饿了么,阿里投了两轮美团。到了这年年底,腾讯借大众点评站到了美团身后,阿里则一步步向饿了么渗透。

事情还得从千团大战说起。年,32岁的王兴一共6次飞往杭州。

不为别的,就为融钱。要想在千团大战中获胜,必须得到巨头的支持。王兴打动了马云,他拿到万美元的投资,还从阿里挖走了曾经中供铁*主力干嘉伟。

那是阿里美团的“蜜月期”。阿里不仅给钱,还关闭了自己的口碑网,开放淘宝流量给美团,直到年美团C轮融资,还出现了阿里的身影。

年开始,PC流量式微、中国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团购、外卖、打车等业务,都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趋势而来。巴掌大的手机正在集中越来越多的流量,而这比PC时代的流量要珍贵得多。同城零售市场高频的外卖业务,正是巨头低成本获取移动流量的利器。

盯上这块蛋糕的,不止有阿里。这一年,腾讯不但投资大众点评,还出现在饿了么E轮和F轮的名单中。百度亲自下场做外卖,“我昨天看了一下,百度账上还有多亿元现金,我们先拿亿,把糯米做好。”李彦宏表示。

虽然BAT三家都做了准备,但从当时的市场环境来看,腾讯的条件是最差的。美团市场份额高,阿里占其15%的股份。百度借PC流量入口的优势,作出allinO2O的决策。只有腾讯没有在线下做任何布局,手上的大众点评只做信息聚合,在饿了么里的股份也很少。

但很快,王兴发现,巨头给的钱不是搞投资,而是养儿子。不愿做儿子的王兴,和阿里的关系开始裂缝。马云宣布60亿重启口碑网,显示出对王兴的不信任。王兴也在不断寻找投资方,试图摆脱阿里的控制。而这个投资方,几经周转,落到了腾讯头上——美团找到了大众点评,腾讯从中撮合二者合并。

原本筹码就少的腾讯,不遗余力促成美团点评合并。双方共同的投资方红杉,为了减少内耗也举双手赞成。这场买卖,就这样在马云眼皮子底下谈成了。

王兴还在琢磨有没有可能“全都要”,为了修补关系,在事后还专门跑到杭州见马云和张勇。对方拉长了脸讲了一番别的话来暗示:滴滴和快的合并就是个错误。

回到北京不久,王兴就听到“阿里抛售美团股票”的消息。10亿美金的股票,在记者笔下成了“八五折无人接盘”“阿里七折甩卖”。事实上,阿里是希望通过抛售美团股票来做低美团估值,阻击美团融资。

王兴恨得牙痒,但也暂时失去了筹码,只能收下腾讯的钱。日后,王兴通过饭否说相声,扳回一局,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外卖公司站队BAT,饿了么形单影只。腾讯和大众点评的钱,此刻成了烫手山芋。

假设当时张旭豪退一步,和美团点评结盟,同城零售之战可能就此结束了。

但历史没有如果,不合并还想活的张旭豪,眼看着VC已经出不起钱供自己打仗,只能硬着头皮拿阿里的钱,直至交出整个公司。

,巨头烧钱大战又要来了

阿里退出美团1个月后,拿出12.5亿美元投资饿了么。

张旭豪非常痛苦,因为每一个投资文件,都需要饿了么股东签字,包括点评。而点评已经是美团点评集团的一部分,所以实际上最后这些投资协议,都被美团点评的决策层看到了,也就是说,被饿了么的最大竞争对手看到了。

互联网竞争的混乱格局造就了很多不可思议。饿了么的每一笔投资合作协议都被美团看在眼里,差不多相当于拼多多从年到年的四年间一直使用阿里的菜鸟快递系统,拼多多的每笔订单都在阿里巴巴的眼皮底下跑过。

随后两年,大家的目光都被外卖两兄弟的战斗给吸引过去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