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侗乡甜藤粑粑把ldquo春天rd [复制链接]

1#

春季,万物萌发。大自然的馈赠使得山坡里和田埂上,到处都是疯长的*蒿和甜藤,且极为旺盛。

作为通道人,一定知道*蒿和甜藤是用来做甜藤粑粑的,糯米的软糯,甜藤和*蒿混合着田野气息,融合成甜藤粑粑独有的味道,那是可以吃进嘴的春天的味道。

做甜藤粑粑工序比较复杂,耗时也多。首先是将山上采集回来的甜藤捣成渣,泡在水里,舂烂后,等它浸出液汁,过滤得出的甜水泡糯米5个多小时,取出滤干水后,将糯米舂或磨成粉。接着便把*蒿舂烂再冲洗、过滤,把*草里的涩味、苦味冲洗掉,留下香甜之味,过滤好之后,便与白糖与糯米粉拌成不稀不硬的圆坨坨,再次地搡捣、舂烂,重力促使分子进行重新组合,甜藤、*蒿、糯米三者完全融合在一起了,口感也得以改善。

接下来就是包粑了,这可是一门技巧活,首先把粑团放在手心搓圆,再用两层浸泡好的棕叶进行包裹,最后用稻草进行捆扎。全部包好后将粑粑放入蒸锅蒸煮一个时辰左右,香气四溢,蒸熟出笼。迫不及待剥开一个,看得见的绿色、闻到的绿色、嚼动的绿色,把这春天的味道细细品味,一起珍藏到肚里。

甜藤粑粑柔韧、耐放、不易变质,清明节前后,乡间的人们上山干农活,出门前不忘携带几个甜藤粑粑,饿了就吃,补充体力,或者作为晌午饭食用。

家乡还赋予甜藤粑粑清明节节日的气息。到了清明节,家家户户都要做甜藤粑粑,因为这是“挂亲”必用的一种祭品,是人们送给逝去亲人的珍贵礼物。

人们对已故亲人的哀思寄托于香甜可口的甜藤粑粑上,表达一种无以言表的缅怀,正如清明时节的绵绵细雨一般。

文字:整理自网络

图片:部分来源于“侗寨人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