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好皮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717/4658077.html转眼就是端午,记忆中香香糯糯的本味粽子,很久没吃过了,脑海中炊烟袅袅的故乡,也很久没回去过了。
小时候,每年春耕时奶奶总要叮嘱爷爷,拿出几陇地,种点白糯米来年包粽子吃,每到端午前奶奶包粽子,小孩们都在旁边眼巴巴的守着看着,盼着第一个尝到美味。
奶奶包的粽子并不复杂,但也要有一定的技艺,两片粽叶折成牛角形,一只手握成空心拳顺势托着,一只手往“牛角”里面灌注已浸泡好的白糯米,米加的差不多与“牛角”的边缘平齐了,就轻轻压实,最后再添一小勺,这样粽子煮熟后会显得饱满。
加完米后,奶奶会把稍长一边的粽叶翻折过来,封好漏口,接着扯一根棉绳把粽子捆起来。捆粽子也是有技巧的,不是绕毛线一般的五花大绑,而是很轻巧的系住,既美观又结实。
一个牛角粽子成型后,我会第一时间从奶奶的手里接过来,闭上眼贴着鼻子闻一闻,粽叶蕴藏的草木香,糯米浸染的米香,糅合在一起,沁人心脾。
粽子会提前一天煮好,端午节当天加热下然后端出来,粽叶还没等扯开,香气就溢满了整个房间,沾上一点白糖,就更香甜可口。
因为包的粽子不是很多,享受这种美味的只有几个孙子辈孩子,儿女辈的只能是尝尝味道,奶奶最是“吝啬”,自己总不舍得吃,吃完的粽叶还收起清理干净,明年接着用。
工作后每年端午都会买些或收到包裹着丰富馅料的粽子,味道五花八门,散发着油亮的色彩,想尽各种方法征服人们的味蕾,但我还是喜欢奶奶包的清水白粽,因为里面裹满了自然的阳光雨露,裹满了淳朴的原乡本味,裹满了奶奶的亲情慈爱。
成家后也试着给自己孩子做奶奶味道的粽子,无奈市面上的白糯米不尽如人意,多了现代的精制加工,少了儿时的自然气息。
到了近几年基本不吃粽子,看看粽子背后的配料表,各种添加剂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色素的添加让粽子美轮美奂,防腐剂的添加让今年的粽子放到明年端午都坏不了,自然本味的粽子,难寻。
偶然吃到汨罗纯素粽子,熟悉的“奶奶味”,又回来了!
汨罗纯素粽子g*1枚
原味豆沙红枣紫糯米花生
五种口味生态健康
原价88元起
周MALL特惠价68元起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即日起至6月9日,周MALL商城全场最低9块9。